2022-08-08 07:00:00 中国食品报
脱(tuo)氧剂(ji)能吸收密封容器中的氧气(qi),抑制因(yin)氧气(qi)导(dao)致的品质(zhi)劣变,达到防霉、防虫、抗(kang)氧化(hua)、护色的功效,在食品、药品、农副产品等行业中应用非常(chang)广泛。
“漏粉”是指(zhi)脱氧(yang)剂(ji)在生(sheng)产或使用过程中内容(rong)物泄漏。大部分脱氧(yang)剂(ji)内容(rong)物主要(yao)成分是“还原铁”,若消费者误食,会引起安全风险。
如何(he)减少脱(tuo)氧剂(ji),特别是卷状(zhuang)脱(tuo)氧剂(ji)“漏粉”现象,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,
这需(xu)要在(zai)脱氧剂包材(cai)选择、生产模式、配(pei)套设备选择、使用过(guo)程几方(fang)面(mian)下功夫。
首先,脱氧剂包材要选用“错位打孔膜”,这种材料里外两层膜打孔打透,中间纸层不打孔,可有效避免粉尘泄漏。避免使用“直通孔膜”。
其次(ci),对脱氧(yang)剂(ji)生产模式进(jin)行(xing)考察,选(xuan)择(ze)更优的方案。从生产设备来区(qu)分,有“立式机” “横式热封高速机” “泡罩机”三种生产模式。
立式机:采用(yong)“边热封,边下料”热封模式,热封区夹杂粉尘,粉尘多时热封不牢漏粉;下料、热封时长分别不到0.5、0.2秒,易出现热封不牢导致的漏粉;“切片”区间隔尺寸不完全一致,有“长短包”,在使用时容易切破包。
横(heng)式热封高速(su)机(ji):采用“先热封,再下料”的热封模式,杜绝了因“夹料”导致的漏粉;下料、热封时长达2—3秒,下料时间充分、热封牢固,可有效避免热封不牢导致的漏粉;“切片”区间隔尺寸完全一致,无“长短包”,降低了误切导致漏粉的概率。
泡罩机:先把脱(tuo)氧剂配料冲压(ya)成(cheng)圆片(pian)状,再用 “泡罩机”(一种做奶片、药片的包装设备)封装。产品具有耐撕裂、不漏粉的优点。
第三(san),在(zai)配套“切片”设备的选择上,也需要做甄别。
目前(qian)市场上的卷状脱氧(yang)剂(ji)版面有“光标”(也称“电眼”)、“非光标”两种类型。不少用户为了直观判定脱氧剂分切位置,通常采用“光标”版脱氧剂,对应的分切设备也采用“对光标”的模式。万一出现光标感应故障或者脱氧剂有“长短包”,就会出现切烂包导致漏粉。
还有一种切片机的(de)切片模式是“对料位”,根据脱氧剂的透光性来判断分切的位置,可以有效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。
除了(le)分切模式(shi)外,还需要通(tong)盘考(kao)虑切片机的其他性能(neng),如:拉(la)带准确性、纸膜传送同步性、误(wu)切警(jing)报停机等。
最(zui)后,生产使用中要(yao)加强管理,避(bi)免人为造成“漏粉”现象,如小心开箱不划破产品,去除包装后避免拖动,切片机上避免扭曲、打折、堆积等。
综上所述,有效降低脱氧(yang)剂“漏粉”概率,在产品选择及使用方面都需要注意。选用脱氧剂前要提前进行供应商考察、评审,选择更优的产品及分片设备方案;在使用过程中,按照规程操作,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的支持。
(何(he)松)
《中国食(shi)品报》(2022年08月08日05版)
(责(ze)编:鲍小铁(tie))